中央民族大学
2023-06-06

中央民族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民族学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

学校现有海淀、丰台两校区,共有全日制学生21617人,其中本科生13656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5人、硕士研究生6464人、博士研究生1312人,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现有教职工1864人,其中专任教师1116人,正高319人、副高364人、占比61.2%。学校在岗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人才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5人、宣传思想文化英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等省部级人才24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0支。

学校现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涵盖11个学科门类的71个本科专业、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交叉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1个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和开放办校五大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开创学校事业新局面。

   (来源:https://www.muc.edu.cn/xxgk1.htm)